记我最难忘的一天
——曾梓欢
写下这个标题,我不禁哑然失笑。因为这是读小学时,常写的作文题目。如今半百年纪了,还写这种命题作文,是不是太稚嫩了?但这样的一天,用此标题,还真的挺贴切的呢!
2019年6月15日,是我(归藏居成都第28期龙道传承密训营学员)最难忘的一天。寅时,我在软卧车厢的过道里,练龙道养生功。隔壁包厢里有位大姐借道过路,我停下来,侧身让道,点头一笑,算认识了。

早餐后,隔壁包厢里的四位大姐在过道里欢笑着。我出来一看,原来是在学走模特步,刚刚入门,还不得要领。于是,我拿出三年前,在湘潭市旗袍协会练就的旗袍走秀本领,在铺着绿色地毯的过道里展示了一番,然后,教她们挺胸、悬腰、沉肩、提胯、显摆大长腿。难点是挺胸,大姐们知道做不到。练吐纳啊!吐纳功能让人迅速学会沉肩挺胸,且收放自如。于是,在软卧车厢铺着地毯的过道里,我开始教龙道养生功的第一大功法:吐纳功。大姐们学了,立马有了感觉,身体柔软许多,获得改变。
然后,大姐们邀请我坐进她们的包厢。我一个一个的给她们算先天能量结构;再一个一个地教对应的龙道功法。肺弱的练吐纳、脾弱的练宫音、肾弱的练戌狗……我专心地教,大姐们用心地学,虽然我们素不相识,却如老友重逢。包厢里不时响起无拘无束、真情实意、无隔阂的笑语欢声。其实,我的票原是13号的,因故改签;大姐们说,她们的票原是10号的,也是因故改签。应了那句话:“有缘千里来相会”呀!
在成都下车,儿子接了我,直奔母校川音,去参加“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人才培养项目(历史文化名村设计人才培养)进修班的学习。今天是周六,是儿子上课的日子。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,当了旁听生。
授课教师,是从中央美院聘请来的王其钧教授。王教授给学生们梳理了六本书。
第一本,康德的《判断力批判》;
第二本,黑格尔的《美学》,象征型(建筑)、古典型(雕刻)、浪漫型(绘画、音乐、诗歌);
第三本,德索的《美学与艺术理论》;
第四本,朗费德的《审美态度》;
第五本,苏珊·朗格的《符号逻辑导论》;
第六本,杜夫海纳的《审美经验现象学》。
讲第二本时,勾起了我的回忆。黑格尔的《美学》,是我上学的时候就看过的,而且是如饥似渴地看的,还忘乎所以地在书上画杠杠,写眉批,还书时,被图书馆阿姨骂了。往事如昨日啊
王教授从北京来一趟不容易,为抓紧时间,晚上接着上课,于是,在儿子导师田勇教授的雅居,共进晚餐。餐前半小时闲聊,王教授说自己得支气管哮喘多年了。于是,我教他吐纳功。王教授学得很认真,不到十分钟,就做得像模像样了。还在田教授宽敞的客厅里教了和气步,两位教授胜似闲庭信步的绕圈走了起来。饭后百步走,就用它了。愉快的一天,结束了!
我不知此生还能否遇见去川西旅游的株州大姐们,但今天与大姐们共度的美好时光,令我幸福!令我难忘!
我不知此生还能否与王教授再次见面,但今天与王教授共度的美好时光,令我幸福!令我难忘!
写到这,我又笑了!
是开心、欢喜、愉悦之笑!
遥祝株州大姐们、北京王教授,生活美满,幸福安康!
感恩遇见!